滕州文化场馆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满足群众需求
滕州市博物馆是集历史、艺术、人文为一体的综合性、多功能、现代化地方博物馆。 馆内现有藏品52038件(套),实际包含藏品数量为82072件,时代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周各个历史时期。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6件,二级文物74件,三级文物33件。形成以北辛文化、 商周青铜器、玉器为特色的馆藏精品,尤其以数量众多、 纹饰精美、铭文丰富的商周青铜器享誉全国,青铜器收藏量居全国县级前列,省内首位。
滕州市博物馆的前身为1978年成立的滕县文物收购站,1979年滕县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滕县博物馆。
正在建设中的滕州市博物馆新馆坐落于龙泉文化广场东北侧,为龙泉文化广场建筑群“一塔六馆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新馆建筑面积20487平方米, 地下一层,地上五层,整个建筑为汉唐风格,古朴典雅,气势恢宏, 体现滕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设置5个常规展厅和4个临时展厅,展陈开放区域8000余平方米,将全面展示滕州众多的珍贵历史文物。 作为滕州的标志性建筑和对外开放的窗口, 对弘扬滕州历史文化,打造历史文化品牌,彰显古滕文化魅力, 促进滕州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, 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。
滕州市图书馆

改革开放初期, 市图书馆没有单独场所, 与市文化馆合用一个场所,馆藏资源稀少。1990年12月,市图书馆新馆大楼落成,建筑面积2550平方米,设有外借室、 咨询室、 采编室、辅导室、少儿阅览室、资料室、 书库等, 科室完善、 功能齐全。2016年,市图书馆投入80余万元进行升级改造, 对空间进行装饰和美化, 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、 气息浓厚的文化氛围。 市图书馆自1994年第一次获评国家一级馆以来,2018年已第六次通过国家一级馆复评验收。
作为免费开放的公益窗口单位, 滕州市图书馆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性读书活动, 不断拓宽先进文化传播渠道。 常年坚持流动图书服务活动, 在乡镇农村、街道社区及学校、部队设立图书分馆及图书流动站。每年举办公益讲座、阅读推广等系列活动, 积极在全市范围开展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和全民读书月等活动, 吸引广大市民走进图书馆,不断读书上进。
改革开放40年来,滕州市图书馆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。 从无固定场所到独立建筑; 从资源匮乏到软硬件设施日趋完善;从形式单一的借还阅览到丰富多彩的公益文化活动;从落后的传统手工登记到主动推送的人性化服务……这些无不体现着改革开放给图书馆及图书馆人带来的新思想、新发展、新变化。
滕州市汉画像石馆
滕州市汉画像石馆坐落在滕州龙泉文化广场的中轴线上,建筑面积近一万平方米。馆内收藏汉画像石1500余块, 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,自2008年实行免费开放。
汉代画像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、欣赏价值和传承意义。滕州地区大量山土的《牛耕图》《冶铁图》《纺织图》,都说明当时滕州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已相当发达。自清末民初,滕州汉画像石陆续出土之后,就得到了有识之士的重视和珍爱,并被收藏、整理和研究,《续滕县志》《补汉石存目》《汉代画像全集》《滕县金石志》 等都著录了大量的滕州汉画像石。另有许多精美的汉画像石都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、上海博物馆、山东省博物馆等重要的国家收藏。滕州汉画像石以发展脉络完整清晰、雕刻技法丰富多样、画像内容包罗万象和祠堂画像石精美绝伦等在中国独树一帜,影响广泛。
免责声明: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,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。
编辑:huacai